勤洗手,讲卫生。但是,你会洗手吗?
你会洗手吗?这一听起来似是小孩都懂的问题,被问者中许多人甚至会认为是对自己的调侃、嘲弄。问题的答案看起来也似乎非常简单,其实这件日常生活中再常见不过的事情真的没那么简单。英国广播公司心理学家、健康专栏作家克劳地亚-哈蒙德近日撰文向公众详解一般人对洗手的认识误区以及介绍如何正确洗手。
饭前便后要洗手,这是从孩子时期都开始学习养成的好习惯。坐完公共交通工具也要洗手。有太多的证据证明,勤洗手可以有效预防疾病。但是,有调查数据显示,只有大约5%的人会一直保持正确的洗手习惯。那么,什么才算是正确的洗手方式呢?一项观察研究发现,在被观察的3000多人中,有10%的人离开公共卫生间后根本不洗手;在洗手的人中,有大约33%的人不用肥皂。糟糕的是,我们往往不可避免地要用手碰触面部,微生物也就很自然地从手部传染到鼻子中、嘴中,而这里正是细菌进入身体的入口。巴西和美国科学研究发现,我们平均每小时需要接触公共物体表面3.3次,而我们平均每小时碰触嘴部和鼻子3.6次。
因此,我们需要正确地洗手。问题在于,关于洗手的说法很多,怎样洗手才算是正确的方式呢?
1。 到底要不要用热水洗手?
一项对500名成年美国人的调查研究发现,水的温度对洗手的效果有一定影响。当然,热水可以杀死细菌。但是,要想杀死皮肤的细菌,必须要是沸水。比如,沙门氏菌可以在55摄氏度环境下存活超过10分钟。如果你用这一温度的热水洗手,洗超过30秒,你的皮肤可能会被严重烫伤。
用4.4摄氏度到50摄氏度这一温度区间的热水洗手后,手上到底还有多少细菌残留?为了研究一问题,美国佛罗里达州研究人员采用了一种所谓的“手套汁技术”。当然,这里的汁不是那种能喝的果汁。志愿者的手先用一种所谓的细菌汤或切碎的生牛肉擦过。然后,他们再用一定温度的水洗手。洗完手,他们再套上一种乳胶手套,手套中被灌入一种特别溶液。双手互相摩擦,确保所有细菌都进入液体中。然后,再用吸液管从手套中采集“手套汁”,用于实验室检测。研究人员发现,无论洗手水是冷、是热还是温,对人手上残留的细菌数量没有明显影响。
当然,水温也会对人的洗手习惯产生影响。在实验中,洗手时间是被严格计时的。但是,在实际生活中,当水特别冰或特别烫时,人们一般也不会洗太长时间。当水量不足或温度正适宜时,我们会在洗手盆边逗留时间长一点。
2。 抗菌洗手液真就比肥皂效果好吗?
许多关于洗手话题的研究,都会提到这一问题。2007年,研究人员对多项相关研究进行回顾并从中得出结论认为,用当时的抗菌洗手液(主要成份为三氯生)洗手后,手上残留的细菌数量并不会比用普通肥皂洗手后留下的细菌数量少;同时,在预防感染方面,抗菌洗手液的效果也并不比普通肥皂好。2015年的一项相关研究也得出了相似的结论。
此外,多家实验室研究表明,三氯生不仅仅可能导致细菌耐药性提升,还会影响动物的激素水平。因此,美国和欧盟等地已禁止在洗手液中使用三氯生。
3。 洗手后是否需要擦干?
洗完手以后,不忙的人可以让手自然晾干。如果在此期间,你不会碰到卫生间外任何事物,那这种方法没问题。如果有碰触到其它事物,那你的手上又会沾上新细菌,因为在潮湿环境中,细菌更容易传播。要记住干手的好处,那就是大大降低残留于手上的细菌数量。
4。 是用烘干机吹还是用手巾擦?
关于这一问题,有许多争论。此前的相关研究发现,许多人喜欢用纸巾,因为那是一次性的,而且也比排队使用传统的电烘干机更快。新西兰一项研究发现,人们排队使用烘干机平均需45秒。我们大多数人并不喜欢在那等待那么长时间。
现在,新一代喷气干手机速度更快,它们也证明了自己与纸巾效率一样高。但是,喷气干手机也遭到非议。有人研究认为,喷气干手机功率太强,在干手的同时也会传播病菌。不过,喷气干手机公司则认为,这些指责大多来自纸巾生产企业赞助的实验室。接下来的实验应主要放在实际公共卫生间,而不仅仅是在实验室中。当然,任何鼓励人们擦干手的方法,都是一种进步。
此外,让卫生间更清洁干净也会产生不一样的效果。一项研究观测发现,美国一个小镇上的3000多人,如果卫生间很干净而且保持得很好,他们更愿意停下来洗洗手。
不管你选择何种洗手方式和干手方式,都希望你能够勤洗手。选择一块好肥皂;手心手背都抹上肥皂,从指甲到手指,再到腕部,前前后后清洗15到30秒。一双干净的手也能够给你带来一天的好心情。
责编:科普知识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