警惕“假日心脏综合征”!莫让假日幸福伤了“心”

近日,一则研究生饭局后猝死的消息传来,一个年轻的生命就这样定格在了26岁,不禁让人唏嘘。

 
官方也没有公布死因,世人所有的判断也都仅仅是猜测,我们无意为其定论,只想在此告诫大家:危险,可能真的离您很近,假期更要小心点!
 
“假期心脏综合征”是什么?
马上就要过春节了,这是中华民族最大的节日,举国放假,全家团圆,在这个喜庆的日子里,我们举杯豪饮、彻夜欢乐,尽情抒发自己的情感。在这种肆意中,有多少人会意识到,在不知不觉中,我们付出了自己的健康。
 
对有的人来说,几天的“放纵”可能仅仅是带来暂时的不适,待假期结束,一切恢复正常,修养几天即可完全恢复。但是还有一些人,可能因为一时的欢乐而付出生命的代价。
 
早在1978年,美国的一位心脏病学家Philip Ettinger发现,过量饮酒会引发心慌气短、胸痛晕厥等症状,医学检查表现为心律失常、房颤等,尤其是节假日期间,此类患者发病较高,所以,他把这种现象称之为“假期心脏综合征”。
 
每天喝多少酒才是“适量”?
酒精对心脏的作用机理还未能彻底揭开,但是就目前的研究和实验结果来看,酒精可能是通过以下方式来破坏我们的心脏的:
 
1、 酒精会直接破坏心肌细胞的细胞膜。细胞之所以能够正常工作,就是因为有细胞膜,保证细胞内外的环境处于健康的稳态,对细胞起到屏障保护的作用。而酒精这个小分子物质,就好比一个身怀绝技的小偷,可以轻易透过细胞膜,进入细胞内,破坏细胞膜的结构,导致细胞不能正常工作。
 
2、 酒精会引起体内多种营养素的缺乏。这是因为酒精的代谢需要大量的营养素来参与,尤其是维生素B1和钙,而这两种物质是保证心脏正常跳动的非常重要的因素,一旦缺乏,心肌收缩规律就会被打破,造成心律失常(房颤)。
 
3、 最后,酒精还有很多“间接手段”来危害心脏。首当其冲的就是伤肝,“一次醉酒就相当于一次急性肝炎”,肝脏受损的结果就是多种营养物质无法被及时合成、运出;多种毒素无法被分解,这势必增加心脏的负担。另外酒精还会使血管扩张,血液流速加快,如果血管内有血栓,此时很容易脱落,随着血液流到哪里就堵到哪里,造成中风或者猝死。
 
有人会说,不是喝酒会有好处的吗?活血化瘀,还有多种药酒都有保健功效,那我们还到底要不要喝酒啦?
 
我们说“小酌怡情 大饮伤身”,无论是什么酒,说到底就是一个量的问题,也就是我们常说的“如饮酒 应适量”!
 
那么每天喝酒多少才是“适量”呢?
 
中国营养学会根据中国人的体质,公布了一个数字,那就是男人每人每天饮酒不超过25克,女人不超过15克,这里说的都是纯酒精的量,具体的换算,就是用2500(1500)除以酒的度数,就是可以喝的酒的克数。
 
比如,50度的白酒,男人可以喝:2500/50=50克,一两;女人可以喝1500/50=30克,6钱。
 
再比如,10度的啤酒,男人可以喝半斤,女人的量应该是三两。这就是安全的量。
 
这个量确实比较少,不过瘾怎么办?那就以茶或其他健康饮品代酒,总好过损害健康。
 
还有就是在酒桌上,文明饮酒,切忌劝酒!真正的情谊是在乎彼此的健康,而不是希望对方身体受损。劝酒者要自省,而被劝者更要自律,根据自己的身体情况,不要硬逞能。本身就患有肥胖、高血压、心脑血管疾病的慢性病患者,尽量不喝酒,痛风患者是坚决不能喝酒!
 
假期熬夜 “小酌”就好
医学界把酒精认定为“假期心脏综合征”的罪魁祸首,而在实际生活中,还有另外一种危害健康的因素,也是我们假期常犯的错误,那就是——熬夜!
 
好不容易有个假期了,许多人会熬夜喝酒唱歌、熬夜上网打游戏,每年因为熬夜而猝死的人也不在少数。
 
熬夜会直接破坏体内激素的平衡,损坏血管内皮细胞,打破血压的升降规律,正常的血压不是一马平川,而是每天24小时内有规律的起伏,我们称之为“两峰一谷”,就是上午8:00-10:00,下午16:00-20:00处于高位,是“两峰”;凌晨2:00-3:00血压最低,是“一谷”。但是熬夜会使得交感神经兴奋,血压升高,打破“两峰一谷”。这些,都会增加心脑血管疾病的发生率。近些年来,有很多努力的年轻人猝死在工作岗位上,也大都与长期熬夜有关。
 
所以,熬夜与喝酒一样,偶尔“小酌”可以,千万不要“过量”。一旦熬夜,尽快把觉补回来即可。
 
下面几句话送给大家,祝大家快快乐乐去团聚,平平安安过大年!
 
见面饮酒要理智,豪饮劝酒不可取;
 
感情至深在乎你,茶馆一样喜相聚;
 
偶尔放纵要有度,生活起居有规律;
 
晚睡及时补充觉,连轴熬夜不可取;
 
吃喝玩乐皆有度,慢病患者更自律;
 
休闲娱乐有选择,运动好过玩游戏;
 
别人教训刻心里,切莫效仿酿悲剧;
 
健康计划年初始,来年有个好身体!

责编:科普知识网

分享到:

>相关科普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