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阳节,又称重九节、晒秋节、“踏秋”,中国传统节日。庆祝重阳节一般会包括出游赏秋、登高远眺、观赏菊花、遍插茱萸、吃重阳糕、饮菊花酒等活动。每年的农历九月初九日,与除夕、清明节、中元节三节统称中国传统四大祭祖的节日。重阳节,早在战国时期就已经形成,到了唐代被正式定为民间的节日,此后历朝历代沿袭至今。重阳与三月初三日“踏春”皆是家族倾室而出,重阳这天所有亲人都要一起登高“避灾”。
一年一度的重阳节又到了。古人把一、三、五、七、九称为阳数,九为阳数之最,九月九日就称为重阳。如今,国家又把此日定为老年节,以示尊老之意,不过,从节日说,人们仍然多称重阳节,因为重阳节的习俗并不只是尊老。
小时候认识重阳的重要途径是学习一首唐诗:“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王维的这首诗知名度极高,其中最广为人知的一句是“每逢佳节倍思亲”,而反映民俗的是“登高”和“插茱萸”。如今,往头上插茱萸的人恐怕不会多了,但是,登高者却越来越多。现在丰衣足食,讲究身体健康,平时锻炼身体的人就越来越多,重阳登高者更是人山人海。我们山东泰山还要举行登泰山比赛,大家奋勇争先,都要去领略孔子登泰山而小天下的意境。
登高有一个高,尊老也是因为人寿年高,二者都有一个高。那么为什么重阳要登高?重阳与登高有什么内在的关系?传说和考证大概已经有许多了。我们试着从另一个方面即文字的演化方面去看看。
阳,《现代汉语词典》上对它的解释是“我国古代哲学认为宇宙中贯通物质和人事的两大对立面之一(与阴相对)。”
阳是一个简化字,繁体字也就是过去的正式写法是“陽”,同样,阴的繁体字写法是“陰”。其实,在陰陽这个意义上的陽字,古人更早的写法是“昜”(注意,不是易,比易中间多了一横)。《说文解字》上说它“从日一勿”,中间是一,上面是日,太阳,下面是勿,勿的原义通俗地说是“彩旗飘扬”。
您看,太阳高挂当空,下面彩旗飘扬,是不是很阳光、很向上、很健康的样子。所以,纯阳的卦是“乾”,乾象征着天,《周易·乾卦》说:“天行健”。这就是上面所说“我国古代哲学”中的“昜”(与“侌”相对)。
《说文解字》:“昜,开也。从日一勿。一曰飞扬,一曰长也,一曰强者众貌。”《周易·系辞》“辟(闢)户谓之乾”,把门打开,阳光进来,这就是“昜”。阳光灿烂,彩旗飘扬,就是“飞扬”。长、强、多,这些都标志着“昜”。
最最“昜”的东西称为“大昜”(太阳),也就是“日”。古人只称日,“太阳”是阴阳学说出现后,阴阳家们对于日的称呼。后来也不晓得什么原因,就流传下来了。后代语言中除了固定的词语之外反而很少称太阳为“日”了,只有口语中还保留着“日头”、“日头爷”的说法(实际上,很多口语都是非常古老的,无论的发音还是字义都保留下古人的遗迹)。相反,阴阳家称“月”为“太阴”的说法却并没有在口语中流传,人们只称“月亮”(也有的地方称“亮月”)。
陽和昜最早并不是同一个字。陽多了一个“阜字旁”,阜表示高高的土山。所以陽的意思是“高明也”,又高又明亮,与“闇”(暗)相对。
所以,山的南面被称为“陽”(由此引申至“水之北”也就是河流的北坡)。如衡阳在南岳衡山的南面,洛阳在洛水之北。
所以,凸出来的东西称为陽。例如,我们在石头上刻印章,突出的字称为“陽文”,凹下去的文字称为“阴文”。由此,又可以引申出显露在外的称陽,隐蔽在下的称阴,如有成语阳奉阴违。
总之,昜是哲学概念,与阴相对,又有飞扬、长、强、众等含义。而陽是高而明亮,又是突出的。在历史的演变过程中,两个字就合二为一了,昜字基本上没有人用,都写为陽,最后简化为阳。
这样,陽字本身就都含有了“高”、“明”、“飞扬”等等意义,古人登高,就可以追求阳光,就以为可能更接近太阳(比较夸父追日,登高似乎更现实)。所以,登高求日,实际上就可能隐含在造字之初。而重阳登高的历史也可能是非常非常悠久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