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时代,科普影视向左走向右走?把科普打碎了去做

     互联网+时代,科普影视向左走向右走? 

 

《行走的僵尸》《午夜木乃伊走路》《香尸谜案》《吐血狂人》……乍看标题,这些似乎应该属于恐怖片题材的范畴。其实,这些都是央视科普栏目《走近科学》曾播放的节目。作为央视第一个大型科普栏目,《走近科学》在生产大量优质节目的同时,亦因夸大噱头故弄玄虚受到不小的争议。

诸如此类的电视节目可算我国科普影视现状的一个折射。“故事性有余而科学性不足,恰好是中国科普电视的代表栏目《走进科学》与美国商业性科普电视的代表——探索发现频道在叙事方面存在的巨大差距。”中国科技发展战略研究院编审、科研办副主任张九庆说。

在张九庆看来,就目前的科普类真人秀节目而言,大多是较为简单的知识对抗的竞赛形式。而个别十分火爆的节目如《最强大脑》,虽然口号是“让科学流行起来”,实际综艺娱乐成分远大于科普成分。“故事化娱乐化使科普影视作品内容不再枯燥乏味,但需要保持与科普作品最基本的要求与严谨性之间的平衡。”

离开了娱乐和噱头,大多数观众为何就不买科普影视作品的账?张九庆认为,科普影视工作者受到原有观念束缚的情况严重,难以摆脱传统的说教,现在我国科普影视往往由单一单位主导整个产业链条,运作体制僵化,各自为政。

长期以来,我国科普影视作品的主角都是本土科学家群体。“多数科学家无法把握电视讲座的语言艺术,他们更习惯于用专业术语来表述专业概念和科学理论。”张九庆介绍说。

“此外,与先进国家相比,我国科普影视一个突出的问题是,作品展现的内容相对陈旧落伍,最新的科学进展没有表现出来。”张九庆坦言,在这种传统思维导引下,不少人觉得科普影视是政府的事情,企业牵头的很少,大家觉得科普影视高大上,感觉难以挣钱,没有意识到科普其实是一个很大的市场。

互联网+时代里,科普影视原本固有的弊端暴露无遗,新的环境下,路应该怎么走?

“碎片化时代,要把科普打碎了去做。”中国电影艺术研究中心副主任李欣认为,科普影视应尽可能多用图片画面,少用文字。科普工作者的方式方法和传播手段都要不断改进,只有这样才能适应现在人们不断加快的生活节奏。

“比如,我们可以利用电影放映前几分钟的时间科普,做到见缝插针。”李欣建议,变影前广告为科普,通过科普微电影片的形式,引导公众科学的生活方式。

“科普影视的表现方式要更贴近大众,同时要抓住科学核心的东西。”在张九庆看来,科学既包含专业的知识体系,也包括获得这个知识体系的科研过程和方法,通过科普影视还原从质疑假设到实验求证的科研整个过程。

“好的科普影视作品表现形式应该多样,聚焦于人文本身。”张九庆说,做科普影视的人不能局限于小圈子里,不能以科普影视高大上自居,而是要知道受众真正需要什么。外在的包装要讲究,科学本身的核心不能丢。

显然,科普影视需要全社会的参与和协作。“科普影视未来发展重点应以原创内容和形式创新为核心,研发出科技与娱乐、故事、艺术、人文等元素综合融汇的科普节目,这需要科学家、电影电视人、投资人等相关人士之间的相互交流合作。”张九庆建议,召集和储备一些愿意参与影视的科学家、对科普感兴趣的影视导演和投资人,让科学家在科普影视作品中担任科学顾问,客串角色;让影视导演走进科研机构、走进实验室、走近科学家;让投资人在科普影视中寻找到兼顾社会经济效益的机会。“一本科普的畅销书也卖到几十万,中国科普会有一个很大的发展市场。我们应该说服企业转变意识,去做科普影视产业的传播和发展。”

“随着互联网的迅速发展,科普应该更多适应现在的新环境,用现代意识适应现代传播。我们要学会利用新媒体做科普影视作品。”李欣说。

责编:微科普网

分享到:

>相关科普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