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这些年来,在欧美科学家的专访中,最常听到的是他们从小喜爱阅读科幻小说,这奠定了他们追求科学的一生。而所谓科幻,则必须是科学“加上”幻想(Science+Fiction),科学是科幻大厦的根基,没有科学根基,科幻无从谈起,科幻的大厦根本无法建造,即科学是皮,幻想是毛,皮之不存,毛将焉附?!
也就是说,没有真正的科幻故事的吸引,这个世界可能就会少许多科学家。
从这个意义上来讲,科幻的意义——科幻是科学的翅膀,因为有了科学的基础,幻想才有可能成为现实。就像人类曾经幻想登陆月球,结果登月早已成为事实——阿姆斯特朗踏出了人类的一大步——于是,幻想,在科学的基础上变成了真现实。
前文提到,真正的科幻小说,特别是硬科幻小说,必须有一个基于科学的核心(或元素),如阿西莫夫《基地》系列里的“心理史学”、《机器人》系列里“机器人三定律”、刘慈欣《三体》里的黑暗森林理论。然后试着去架构一个未来的世界,通过幻想让读者看看未来将会是怎样的。
因此,科幻绝不应“只幻无科”——那样的伪科幻是不可能成就科学的。
也就是说,当代欧美科学家多半儿是科幻小说、漫画故事的粉丝。欣赏科幻作品与思考科学问题非但不对立,反而还相辅相成,形成了共振效应。科幻作品是科学进步的翅膀,驱动着人类对大自然的好奇心,带领人类飞上月球、飞到宇宙深处。
总之,推动人类社会进步发展的是生产力,而科技是第一生产力。作品的可读性并不会被科学基础(或元素)所限制,可读性取决于科幻作者的写作水平,就好似建筑设计和装修水平,决定大厦能否成为地标建筑……
这里,再分析一下为什么中国硬科幻题材在中国影视界依然还是空白?
尽管赛先生已经呼唤100多年了,可中国社会依然普遍缺乏科学精神、科学依然还不普及的原因,可能是中国为何除了《三体》,鲜有其他出色的真正硬科幻小说的问题所在(包括影视作品)。
正如《科幻片创作与市场研究报告》中所指出的,中国的传统教育制度不重视培养创造性人才,因科学基础薄弱,创新力明显不足,全社会的科技文化氛围比较薄弱,对哲学和思想层面疏于表达,缺乏对全新世界观的建构,所以小说家和影视编剧,都热衷对现实生活进行挖掘和表现,而难以下手对硬科幻作品的影视改编(《三体》电影的烂尾就是惨痛的例证),应验了这样一个说法:“中国人擅长拍摄过去的历史,美国人喜爱拍摄未来的历史——科幻”。
稍稍值得欣慰的是,在《科幻片创作与市场研究报告》的最后提到,中国的科幻电影已然前景显现:其一,已成为市场开发的热点,知名IP制作注入活力;其二,特效技术的升级为科幻电影做好了准备。
不过,想象创新和科学基础依然是需要补充的短板。
在此,顺便提一句,我正在创作一部硬科幻系列小说,向我最崇拜的科幻大师阿西莫夫的《基地》——人类历史上最好看的系列小说——致敬!力争早日完稿出版,更希望能早日搬上银(荧)幕。
在下一篇文章里,再详谈当下对硬科幻和软科幻区分的误区,恰恰是为何近年来,中国的文学作品和影视剧中,仙侠、玄幻、魔幻当道的主要原因之一。
(作者系加拿大某国际财团风险管理资深顾问,科幻作家。)
责编:微科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