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研究揭晓宇宙最早超大质量黑洞如何形成

最新研究揭晓宇宙最早超大质量黑洞如何形成

目前,科学家最新研究揭晓了宇宙最早期超大质量黑洞是如何形成和生长的。

科普讯 据科学新闻网站报道,目前,美国、英国和芬兰科学家组建一支国际研究小组提出了宇宙早期超大质量黑洞的“形成公式”。

通常情况下,超大质量黑洞位于银河系等大量星系中心区域,这种类型黑洞如何诞生困扰了天体物理学家许多年,都林林城市大学研究人员约翰-里根(John Regan)和同事设计了一个理论模型,通过使用邻近星系的放射线作为形成超大质量黑洞种子的催化剂,提出了一个特殊的解决方案。

里根博士说:“理解超大质量黑洞如何形成有助于揭晓星系的形成和进化,最终揭晓更多宇宙相关的信息。”在计算机模拟实验中,里根和同事指出,如果一个邻近原星系喷射大量放射线,转换其形成恒星的能力,超大质量黑洞能够在原星系中心快速生长。

原星系将逐渐生长,直至最终崩溃形成吞噬残留气体的黑洞,科学家解释称,当原星系彼此接近时,一个原星系强大辐射场将对其它原星系杀菌,使其无法形成恒星。杀菌之后的星系继续生长至较大质量,不可避免地快速达到形成超大质量黑洞的临界阈值。

之后超大质量黑洞继续收集其它黑洞和恒星半径范围的任何物质,他们指出,这种贪婪的方法使其质量增长了近100万倍。邻近星系不能较近接触,也不能过于远离,就像宜居地带法则一样,不能过热也不能过冷。

美国哥伦比亚大学卓尔坦-海曼(Zoltan Haiman)教授称,该星系崩溃和形成质量是太阳数百万倍的黑洞用了10万年时间,这在宇宙进化历程中仅是一瞬间,之后经历数亿年时间,黑洞逐渐生长成数十亿倍太阳质量的超大质量黑洞,这种快速生长远超出之前科学家的预期。目前,这项最新研究报告发表在近期出版的《自然天文学杂志》上。

研究人员希望2018年美国宇航局詹姆斯-韦伯太空望远镜能够测试验证这一理论,传送早期宇宙的图像数据。

 

 

责编:科普知识网

分享到:

>相关科普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