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文佑的科学思路:源于实践、高于实践
张文佑的座右铭是:敏于观察,勤于思考,勇于创新,敢于攀登。他遵循当时中国科学院“任务带学科”和“出成果、出人才”的方针,在完成国家任务过程中进行学术创新,培养开拓性人才。他以“源于实践、高于实践”和“博采众长、推陈出新”的理念统一用于学术研究和人才培养。他提倡兼收并蓄,不同学科之间互相渗透、边缘杂交。在他兼任主任的构造地质研究室,先后设置构造力学、新构造、深部地质、古地磁、高温高压试验、地热、航空-遥感地质以及岩石大地构造、前寒武纪大地构造、构造的数学力学分析、构造水文地质等实验室和研究组,组织多种专业人才进行单学科纵向深入和多学科横向综合的立体研究。他热心精心地关注年轻人才的成长,常把研究生和年轻人送往不同学科、不同学派的科学家那里进行联合培养,对努力、用心、有胆识、有创见的年轻人才推重有加,在工作中把他们推上前线担当重任,在会议上把他们推向前台展显才华。他提倡并身体力行地用自然辩证法指导科学研究,他发起成立的自然辩证法地学专业组已发展为有许多省市分支机构的全国地学哲学委员会。
个人经历
1934年毕业于北京大学地质系。同年入南京中央研究院地质研究所。1942年南京中央研究院地质研究所破格提拔为研究员。1941年兼任广西大学讲师, 1948年兼任中央(南京)大学教授。抗战胜利后,张文佑赴欧、美留学两年,他没有攻读学位,而是考察典型地质现象,学习各种研究方法。949年南京解放,他任军管会接管中央研究院领导小组成员。1950年任新成立的中国科学院地质研究所副所长。1981年当选中国科学院主席团成员。先后当选为第三届全国人大代表,第五、六届全国政协委员,中国地质学会副理事长,中国石油学会副理事长,中国大地构造学会副理事长,北京市地质学会代理事长,国家科委地质矿产组副组长,中国能源委员会顾问等职。
相关科学成就
1956年张文佑考察柴达木等许多盆地之后,提出隐蔽区可能出油的论断,为勘探实践所证实。接着他提出中国东部包括松辽、冀中等大型厚层沉积盆地有生油远景,参加了把我国油气勘探基地由西部东移的战略决策,并提出“定凹探边”、“定凹探隆”等勘探建议,为大庆和其他许多油田的开发作出了重要贡献。50年代中期,他首先提出有一个鲁中深大断裂带(郯庐断裂带),该断裂带上有原生金刚石矿,后在胶辽的该地带上找到了我国规模最大的原生金刚石矿床。张文佑最重要的成果是用30多年时间创立了“断裂体系与断块大地构造”学说 。张文佑在煤、铁、水、铀等资源和水电工程稳定性、地震预测预防等方面也有深入调研和独到见地,得到有关部门的应用和好评。
责编:微科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