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朗克:自然科学新纪元的开端
1900年12月14日,德国物理学家马克斯·普朗克在位于国会大厦附近的赫尔姆霍茨研究所召开的德国物理学会会议上,报告了他的革命性发现,即物质向外辐射或从外面吸收辐射的能量,只能是某一个最小能量单位的整数倍,而不可能是连续的,这个最小的能量单位就叫做能量“量子”。在宏观世界,即我们人类生活其中的空间范围内,任何作用似乎都是可以连续的,我们推一辆重的货车,可以不断地加大力量,一个人不行可以两个人、三个人,力量通常认为是可以连续增大的。但是,对于组成物质的原子、电子等微小粒子的空间范围,不仅能量是一份份的,其它某些量,也是一份份的,这个理论就叫做“量子论”。现代物理学有两块基石,一块叫做“相对论”,另一块就是“量子论”。量子论的奠基人之一就是普朗克。他发表量子论的这一天,被看做是自然科学新纪元的开端。我们今天所享受的原子能发电等都和他的发现有关。
个人经历
马克思·普朗克(Max Planck,1858-1947),近代伟大的德国物理学家,量子论的奠基人,1858年4月23日生于基尔。1900年,他在黑体辐射研究中引入能量量子。由于这一发现对物理学的发展做出的贡献,他获得1918年诺贝尔物理学奖。在纳粹攫取德国政权后,他以一个科学家对科学、对祖国的满腔热情与纳粹分子展开了为捍卫科学的尊严而斗争。
相关科学成就
普朗克最大贡献是在1900年提出了能量量子化,其主要内容:黑体是由以不同频率作简谐振动的振子组成的,其中电磁波的吸收和发射不是连续的,而是以一种最小的能量单位ε=hν,为最基本单位而变化着的,理论计算结果才能跟实验事实相符,这样的一份能量ε,叫作能量子。其中v是辐射电磁波的频率,h=6.62559*10^-34Js,即普朗克常数。也就是说,振子的每一个可能的状态以及各个可能状态之间的能量差必定是hv的整数倍。
责编:微科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