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科普,如果你的印象还只是停留在图书和讲座上,那你就已经out了。2016年,在传统的科普方式之外,科普人也在尝试更加新鲜的方式,比如与互联网最前沿的分享平台合作,或者与文艺气息浓厚的相声表演艺术融合。今年的科普,正在用力摆脱“严肃脸”,以更多样而有趣的面孔呈现给大家。
线上科学问答
代表:分答、知乎Live等
“11月14日,我们迎来68年才难得一见的超级月亮,如果错过,就要再等18年。超级月亮是什么?和一般的满月比,有什么特别的地方?今天什么时候超级月亮最美?”在分答App北京天文馆馆长朱进的主页上,这个一个多月前提出的问题被设置为“限时免费听”,至今已有984人收听。截至12月27日,以“天文科普工作者、天文爱好者”为标签的朱进共回答了584个问题,有21766人收听,在本周最受欢迎答主Top100榜单中排名第二,仅次于知名媒体人郎永淳。
从回答问题的数量与关注度上,在分答这个平台上,科普人受到的追捧甚至超过了大众明星。在这里,你可以找到很多科普圈里的熟面孔,包括“博物君”张辰亮、中国科学院高能物理研究所研究员张双南等。
作为果壳在今年5月推出的一个付费问答平台,分答展现了互联网时代知识分享的一种新玩法——提问方选择回答方,并支付回答方设定的费用,并以书面文字的形式提问。回答方接到问题后,必须以不超过60秒的口头音频形式回复。如果48小时内不答复,系统自动把钱退给提问方。最有意思的设计是第三方的 “1元偷偷听”。偷听方如果想“偷偷听”,需要支付1元,提问方和回答方各得一半。最后,平台会从提问双方的所有收入中提取10%作为服务费。
与分答几乎同时上线的是知乎推出的“知乎Live”。在“知乎Live”上,平台答主可以创建一个Live,它会出现在关注者的信息流中。用户点击并支付票价(由答主设定)后,就能进入到沟通群内,答主和其他用户便在群内开始问答沟通。
这样的线上问答平台为科普提供了一种新方式。中国科学院神经科学研究所研究员、分答答主仇子龙就曾在本报采访中对分答的科普作用予以肯定。近年来重点研究自闭症的他发现,有多位分答用户还无法分清自闭症与抑郁症的区别,如果考虑到更多偷听的用户,再多解释都是有必要的。
还有一些科普人认为分答等方式更为重要的价值是思想的碰撞和启发。“显然,如果用户想要获取有深度的专业性的知识,1分钟的时间根本不可能传达什么,还得靠自己踏踏实实的阅读积累,没必要上这样的平台。”朱进说,分答的价值还是在于用一种很有意思的方式相互启发,“用户提出在平时的阅读、搜索中无法得到的答案,也促使回答者思考平时不曾思考过的问题。至于是不是知识,并不那么重要”。
对于严谨的科学家来说,用1分钟回答用户的问题也没有人们想象的那么简单。往往需要先通过文字理清思路,遇到重要的问题还得查找资料,考虑什么该说,什么不该说。“科学是很严谨的,语音回答一旦产生,就不能再纠错、修改,这对科学家来说是有压力的。”朱进说。
对此,张双南也说:“虽然很多提问是以前作科普报告的时候经常遇到的,还是有不少问题是以前没怎么思考过甚至没有听说过的。虽然玩‘分答’从收入和投入看是得不偿失的,但我在思想上的收获非常大。”
此外,由于提问者中不能区分科学和哲学、宗教以及伪科学的比例相当大,不理解科学方法和科学精神的比例也极大。因此,科学家在回答很多问题的时候都会特别强调什么是科学以及科学方法和科学精神。
科普旅行
代表:平塘国际射电天文科学旅游文化园、“自然行”微信公众号等
带有科学色彩的旅行活动在今年呈现出更加专业化、明确化的趋势,并且得到了政府、科研机构和民间力量的大力推动,再加之互联网提供了更为便捷的组织平台,使得科普旅行在今年引起了不少热爱科学和自然的旅行者的关注。
今年9月,世界最大的单口径射电望远镜——500米口径球面射电望远镜(FAST)在贵州省平塘县大窝凼正式启用。与之同时,“天眼”安家的小镇也燃起了人们的天文热情,有望成为吸引全球天文研究者及爱好者的旅行目的地。
在大射电台址“大窝凼”天坑5公里外的克度镇航龙村,建设了一座以天文科考为特色的平塘国际射电天文科学旅游文化园。这里有漩涡星系广场、中轴迎宾广场、法思特(FAST)访客服务中心、天文体验园、暗夜观星园、天文教育园、天文时光村、平塘星酒店综合体、星辰主题酒店、天文风情客栈、光影天街、万国风情美食街、星空游乐场、欢乐葡萄园、科旅度假园等项目。
“天眼”并不是唯一一个发展科普旅行的大科学装置。位于广东江门的中微子实验站,也正在建设中微子科普旅游项目、科技体验馆和亚热带植物园,打造以科学为特色的旅行品牌。
科普旅行也得到了各地政府的推动。今年11月,北京市旅游委、科委主办的2016年京津冀科普旅游活动正式启动。活动设置了A线至Z线的26条北京科普一日游线路,比如A线清华北大游、B线七彩蝶园和鲜花港游等,还设计了6条京津冀科普两日、三日游线路,例如延庆地质博物馆—蓟县地质博物馆—保定涞源县白石山世界地质公园科普基地等。
与政府和科研机构整合已有的科普资源相比,民间力量似乎更为注重组织走进大自然的旅行活动,他们往往借助微信公众号等网络平台发布信息、组织报名等。比如,《中国国家地理》前科考领队、自然摄影师和录音师赵超就和一群长期从事自然教育、保护和研究的小伙伴创办了微信公众号“自然行”。他们邀请动植物领域的专家带队,带着旅行者深入自然考察,从去云南高黎贡山看野生动物,到江西鄱阳湖、婺源观鸟;从去塞舌尔群岛探访动物伊甸园,到赴挪威斯瓦尔巴群岛邂逅北极生灵。这些活动尤其引起了孩子们的浓厚兴趣。
科学网络直播
代表:《知识分子》科学家直播、“淼叔开脑洞”等
2016年被称为“中国网络直播元年”,这一新鲜的方式也被一些科学家作为科普的新手段。
今年6月,《知识分子》作出了科学直播的首次尝试,北京大学教授饶毅、国家天文台副研究员郑永春、中国科学院遗传发育研究所研究员马润林3位科学家连续3天、每天2小时通过腾讯直播、花椒直播、映客直播、一直播、优酷直播5个直播平台,直播展现他们日常的科研工作、教学工作。
此后的中秋之夜,郑永春又在直播平台与网友互动,聊月球、聊天宫二号,在网友的热情参与下,原本计划一个半小时的直播时间延长到三个小时。当晚直播互动留言有1200多条,累计观众数达到490264人,点赞数达131376次。
与传统的讲座、视频等科普方式相比,科学直播显然要生动有趣得多。被科学家喊“宝宝”对于受众而言是一种全新的体验。网络直播先天带有的趣味和互动基因,让硬邦邦的科普变得更接地气、更有人情味。
中山大学天文与空间科学研究院院长李淼,自8月起在腾讯开始“淼叔开脑洞”系列直播。此后节目以付费收听的形式在喜马拉雅FM平台上线,从12月起以每周更新两期。
直播场地就在李淼自己的办公室里。尽管技术、环境简单,但科学主播却非轻松活儿。一个人撑起两个小时的直播,肚子里没有足够“干货”显然是无法胜任的。李淼也坦言:“前两次也是在摸索,第二次比较累,觉得很辛苦。最后突破了1.6万,也很有成就感。第三次就找了学生来对谈,感觉这样的形式比较适合我。”
在李淼看来,网络直播是非常好的科普形式。“不正式、更接地气,当然对科普的要求比较高,可说是强迫你用更接地气的方式和大家沟通。特别是刚开始,对主播要求比较高,不是任何人都有人气的。”
科学直播大概分为以下三种方式:科学家工作日常直播、科学实验直播以及主题式直播。对于未来的发展,郑永春认为后两种的机会更大,“大家都不清楚科学家的真实日常是什么样子的,开始会有一些新鲜感和窥探欲,觉得很神秘,希望了解科学家的所思所想和工作生活状态。但是一旦这样的窥探欲被满足、新鲜感消失了之后,往哪个方向走其实是问题。比如现在开课题组的会向大家直播,是不会持久的”。
相较之下,郑永春更看好科学实验室直播的发展,“科普的内容要跟社会需求结合起来。比如中小学需要了解的科学原理,其中有一些老师很难在课堂上提供这样的讲解和演示,那么就可以由科学家在实验室通过直播的方式完成。这样的直播会更受到欢迎”。
在他看来,无论哪种科普方式,要找到需求,才有长久的生命力,不然很容易昙花一现。“个人认为科学直播方式还有待进一步探索。观众的新鲜感过去之后,如何持续吸引受众是主要问题。”
科学相声
代表:新语相声俱乐部、国家动物博物馆“硕毅说吧”等
除了互联网平台外,今年,科普与相声这种文艺形式的结合也为更多人所知。
年初,在电视节目《北京喜剧幽默大赛》中,一个名为《量子力学和广义相对论在相声表演与创作中的指导及应用》的相声就惊呆了无数“吃瓜群众”。在这段相声里,演员董建春、李丁脑洞大开,利用四维空间的结构设置玩了一把穿越,让观众惊叹:“原来相声还可以这样说!”
把科技内容融入相声表演之中,听起来是个新鲜做法,但其实,科技相声的创造早就有人在创作,而且爱好者还不少。
1月16日晚,在上海交通大学徐汇校区文治堂“新语春碗”相声专场,相声《智能制造》一开场,便引发了观众一阵笑声。这段相声讲的是关于“工业4.0”的那些事儿,主要创作者是个地地道道的工科生——新语相声俱乐部成员、上海交通大学船舶与海洋工程专业硕士研究生郭敏。
郭敏所在的团队新语相声俱乐部,脱胎于上海交通大学一个非常火的社团——相声协会。这个社团另一部科技相声的代表作就是相声剧《绿光》。《绿光》由上海交通大学材料学博士、新语相声俱乐部主席李宏烨担任导演和主演,主人公原型是留美材料学博士赵宇吉。在剧中,演员们展现了普通人与科学家的距离到底有多远,三原色、二极管、LED、氮化镓这些鲜为人知的高科技词语也一一呈现。
1月21日晚,在位于北京的国家动物博物馆,一场别开生面的脱口秀“硕毅说吧”首场表演也拉开了帷幕,国家动物博物馆科普策划人张劲硕和北京动物园动物饲养管理员杨毅两人身穿大褂,面对台下熙熙攘攘的观众,讲起了相声。这样做科普,对于张劲硕来说还是平生头一次。没想到,效果奇好。从1月到9月,今年的“硕毅说吧”开办了6期,主题包括《绝处猿声》《仿生那点事儿》《去奇幻森林看野生动物》等,每次活动都吸引不少孩子和家长。
李宏烨从2015年博士毕业就开始专职做相声。对于他来说,将科学融入相声还不够,他还用科学方法提升相声的创作效率,并出版了两本书——《校园相声学》和《相声的有限元》。用相声的形式将最前沿的科技发展告诉观众,也是李宏烨创作科技相声的一个重要原因。“比如,‘工业4.0’似乎离老百姓很远,但我们的相声可以用百姓听得懂的方式讲给他们听,让他们了解如今工业的发展到底怎样。”李宏烨说,“还有关于屠呦呦和青蒿素,我们专门写过一个段子,利用《诗经》中的‘呦呦鹿鸣,食野之蒿’把屠呦呦的名字与青蒿素联系起来,引起‘笑果’。这些都可以通过科技相声来传达。”
大型科学实验电视节目
代表:《加油!向未来》等
2016年,国内电视屏幕上出现了首档大型科学实验节目——《加油!向未来》。《加油!向未来》于7月3日开播,9月25日收官,共11期,由撒贝宁、张腾岳主持,邓楚涵为解题人。在每期节目中,明星将和观众代表一起,通过实验竞赛为加油队和未来队赢取科学奖励,获胜队将赢得当期最终大奖。
袁隆平、李德毅、饶毅……不到一分钟的片头,就出现了中国当下一线科学家的面孔和声音,足见该节目在科学圈儿的影响。
节目中,观众可以亲眼验证两本黄页一张叠一张放在一起是否要两辆卡车才能拉开、用口香糖是否可以打开一只坚硬的椰子等脑洞大开的科学问题。节目不仅有超大演播室,而且外带丰富的外景实验。舞美采用带有浓重未来感和宇宙深邃感的黑色背景及深蓝色灯光设计,并用几何图形、生物细胞图谱、星云、电流等科技元素共同打造了强烈的科技感。动辄出场的卡车、塔吊以及各种大型科学实验装置,加上各种光效和音乐配合,效果完全不输看魔术师表演高空逃生时的紧张感。再加上郎朗、林志颖、刘谦、TFBoys等明星大腕,更是吸引观众。
这档节目也获得了一些科学家的肯定。国家天文台副研究员、2016年“卡尔·萨根”奖获得者郑永春在观看了几期节目之后,总结节目特色有三个,一是科学实验展示效果好,二是有明星站台,三是有很好的参与度和现场效果。“尽管还有很多可以提升的空间,但是起码能够让电视观众从各种娱乐节目、无聊八卦、无脑电视剧里,转移到科学领域,本身就是巨大的成功。从这点上要肯定,这样的节目越多越好。”郑永春说。
北京大学文化资源研究中心主任张颐武评论说,节目以生动、活泼的形式寓教于乐,让观众感受到了科学魅力。观众在被吸引的同时,产生了探究未知、了解自然规律的兴趣,最终实现了“润物细无声”地将科学兴趣和科学素养培养相结合。
《加油!向未来》是以荷兰The Eureka moment节目为基础的本土化改造。根据收视率来看,《加油!向未来》一到解释科学原理的环节就会下降。其实,放眼全球,几乎没有一档节目专门以科学作为主体内容进行呈现,大多只是作为其中的一小部分,或者几集的选题而已。
“这说明并不是中国观众缺乏科学素养,全世界都一样。”科普作家、《加油!向未来》撰稿瘦驼在接受媒体采访时指出,中国的科普节目已经走了很多年下坡路,造成这种局面是电视人长期在科普节目中采取强势姿态,不太在乎科学顾问的意见。“让科学节目真正尊重科学就已经很不容易。”
在郑永春看来,要做好电视科普节目,“前提还是要将媒体的力量和科学家专业进行很好的结合。只有媒体来做,科学家只是来站站台的,估计做不好,比较浅陋;光有科学家,没有媒体的力量,估计也是没人看的”。郑永春认为在综艺节目之外,可更多地尝试其他科普影视制作,譬如BBC、Discovery、国家地理等制作的纪录片,“制作精良,并且有一线科学家站台”,譬如“像《星际穿越》这样的科幻大片,邀请了最顶尖科学家合作,深度参与编剧工作,最后除了电影,还有线下的细致解读,甚至科普图书。这才是高质量的作品”。
看来,科学电视节目还需要再接再厉,继续探索。(本版由张文静整理)
责编:科普知识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