黏字何讲
黏字有黏性、黏稠、黏附的意思。说到黏字不能不说与黏有关的粘字,黏字曾是粘的异体字,是音同意同而字体不同的字。曾几何时,字也在变化之中,现在黏与粘字已是两个音不同字义有差异字体亦不相同的两个字。在刘祖国教授主编的《干眼》一书中,黏膜、黏液、眼黏等均用黏字而不用粘字。据记载:1955年之前,粘字读zhan也读nian,字义与黏字相同。1955年12月发布的[第一批异体字整理表]中将黏字作为粘的异体字予以淘汰,此后人们不再使用黏字了。这时期粘字仍有zhan和nian两个读音,读zhan时是动词,读nian时是形容词,粘字有两个读音,有时容易混淆。十年之后,1965年发布的[印刷通用汉字字形表]恢复了黏字,1988年发布的[现代汉语通用字表],2013年发布的[通用规范汉字表]也都恢复了黏字,黏字恢复之后,粘字和黏字的读音和字义有了明确分工:粘字读zhan是动词,表示粘合;黏字读nian是形容词,表示黏性。黏字的变迁反映在不同时期不同版本的辞海和字典中,注释有所不同。时至今日有些人可能还是粘与黏字分不清楚,可以说这是历史的误会。这篇短文所提及的黏字,是干眼病的一个症状,具有黏性的意思,在干眼临床问诊时需要留心,需要注意。
“黏”是症状
黏是干眼病的一个症状,尤其是对于睑板腺功能障碍干眼的患者而言。说到眼黏,人们首先想到的眼“眦马糊”,此为方言即“红眼”病时的眼分泌物,也称“眼屎”,往往在清晨起床时将眼睑黏糊住,或积聚在大眼角处,黏黏糊糊,洗脸时方可清除。干眼时的眼黏与此不同,分泌物甚少或缺无,可称之为“干黏”,是一种不舒服、不爽、似睁非睁、似闭非闭的感觉;同时还伴有视物模糊或视力波动,视力波动即刚看时模糊,用力眨眼或几秒钟后即变得清楚些,届时又模糊起来。干眼时的眼黏症状并不能为滴用人工泪液而消除,反倒用睑缘清洁液的小片湿巾擦拭而缓解,但是滴用人工泪液或眼表润滑剂可以减轻眼黏感觉。
为什么会有眼黏症状,显然与泪膜的脂质缺乏及睑板腺病变有关,有其病理生理学及生物物理学基础。睑板腺的萎缩、缺失及炎症导致睑板腺睑脂的量和质出现改变,睑板腺开口处的固化分泌物及睑缘碎屑积聚,加之干眼时泪液缺乏眼表的清洁功能减退,发生眼黏症状应在情理之中。
对于眼黏的干眼主诉,眼科医生似乎还未达成共识,在《干眼》一书中就未提及眼黏的主诉,而眼黏又确实是一部分干眼患者的真切感受,对此需要重视、探讨及研究。干眼患者的眼黏感受与眼干相伴随,眼黏的苦楚因干眼而生,但程度因人而异,感受有所不同,在睑板腺功能障碍干眼患者表现的往往比较明显,且需要医疗干予。
如何去"黏”
1.黏是干眼症状的一部分,点用人工泪液或眼表润滑剂是必要的,人工泪液可有效缓解眼干之苦,但对消除眼黏的功效却不理想,可减轻而不能消除。
2.睑缘清洁是治疗眼黏不可忽视的治疗措施。可有效去除睫毛根部的菌落及睑缘处上皮碎屑,改善睑板腺开口的堵塞,有助于睑板腺管分泌物的排出。根据医者个人患病治疗体会应用含有聚丙基丙基双胍的小片湿纸巾擦拭睑缘,2-3天一次,对消除眼黏症状效果明显。国内虽有商品化的睑缘清洁湿巾和清洁液上市,但价格偏高,对于需要经常性的治疗用品,需要关注。
3.眼睑按摩(或称睑板腺按摩):通过增加压力促进睑板腺分泌物排出,消涂睑板腺阻塞,有助于眼黏症状消除。适宜在睑缘清洁或眼睑热敷(可用湿热毛巾热敷)后进行。每日清晨洗脸时,温水搓脸及揉搓眼睑,即用食指指腹前端在睑缘做旋转动作,不失为一简单的眼睑按摩。如有休闲时间,洗净双手,左眼用左手,右眼用右手,往外拉紧外眼角皮肤,然后用另一只手的食指,从远处向睑缘的方向移动,轻压上眼睑的软骨(即脸板腺所在位置),每天一次或早晚各一次。
眼睑按摩亦可在眼科诊室由护士帮助施行,用玻璃棒局麻下在睑结膜面靠穹窿部睑板面向睑缘挤压,此时多可见睑缘睑板腺开口处有稠厚分泌物挤出,亦有介绍用睑板腺按摩夹子挤压睑板腺,据称有较好效果。根据笔者体会在眼科施行眼睑按摩后,一周内眼黏症状可明显缓解,两周后却又恢复原状。
4.眼黏既与睑板腺及睑缘炎症有关,应用抗生素及皮质激素有其必要性。笔者在临床常用妥布霉素氟美松眼膏(商品名典必殊),为发挥其有效作用,避免药物的副作用,采用间断,适度治疗。每天睡前点眼一次,连用两周,3-6月后根据情况再行用药点眼。一般情况下,要在医生指导下用药,并测眼压。
5.强脉冲光与热脉动仪治疗,对消除眼黏效果明显,但还谈不上根治。近期有《强脉冲光治疗睑板腺功能障碍及其相关干眼专家共识(2022)》公布,可作参考。
睑板腺热脉动仪治疗,对合适病倒不失为有效治疗方法,据称临床疗效至少可维持6个月以上,只是治疗费用每次为6000-7000元人民币,如此高昂的治疗费用,亦不能根治,难以在临床普及,需要慎重斟酌,干眼是慢性眼病,多数病例尚不能治愈,在治疗过程中,一定要避免贵族化、商业化趋向。
责编:微科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