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干眼的认识

从干眼的定义说起

何谓定义?即对事物本质特征确切而简要的说明。回顾干眼定义近些年的演变与完善,对认识干眼还是很有意义的。

1995年,美国国立眼科研究所提出:“由于泪液缺乏或蒸发过强引起的一种泪膜不稳定的眼病,可导致眼表损害并伴有眼部不适症状。”

2006年,Delphi小组提出:“泪液功能障碍综合征”即干眼的概念。

2013年,刘祖国教授指出干眼定义为:“由于泪液的量或质及流体动力学异常引起的泪膜不稳定和(或)眼表损害,从而导致不适症状及视功能障碍的一类眼病。”

2017年,国际干眼工作小组(DEWS Ⅱ)干眼定义为:“以泪膜稳定失衡为主要特征伴有眼部不适症状的多因素眼表疾病,泪膜不稳定,泪液渗透压升高,眼表炎症与损伤以及神经感觉异常是其主要病理生理机制。”

2020年,中国干眼专家共识:“干眼为多因素引起的慢性眼表疾病。是由泪液的质、量或动力学异常导致的泪膜不稳定或眼表微循环失调,可伴有眼表炎症反应、组织损伤及神经异常,造成眼部多种不适症状或视功能障碍。”

根据目前的认识所制定的干眼定义,细究其要点可以说:泪膜不稳定及伤害是干眼的核心特征。泪液的主要生理功能通过泪膜体现,泪膜是由泪液衍生而来,泪液的组成是水、脂、蛋白质等。干眼本质即病理生理学是泪膜的功能性失调及伤害,进而为泪膜相关的组织解剖结构紊乱。2006年Delphi小组认为干眼是“泪液功能障碍综合症”是有道理的。联系中国古代哲学思想“天人合一”观点,用自然界缺水引发旱灾来比喻理解干眼现象也是有意义的。

就干眼而言,其根源在泪液,表现在泪膜,泪膜不稳定及伤害是干眼的核心特征,是干眼病理生理学的重点所在,其发生发展过程有:一是功能性失调及伤害;二是组织解剖结构紊乱,病变过程表现的中心则是泪膜。简言之干眼的本质就是泪膜的功能失调及伤害和组织解剖结构的紊乱。

诱发泪膜发生病变的因素

泪膜在干眼的发生及发展过程中处于核心地位,但诱发泪膜发生病变的因素却为多种,主要包括:

1、 全身因素:主要是免疫系统疾病与内分泌系统病变;

2、 眼局部因素:局部感染及免疫相关疾病;

3、 环境因素:如环境污染、低湿度、空气干燥等;

4、 生活方式相关因素:视频终端综合征是近年来最为关注的社会公众问题,还有开车时瞬目减少,戴用接触眼镜,涉及眼部的美容手术及微整形手术;

5、 手术相关因素:干扰及损害泪器及眼部手术对泪膜造成损害;

6、 药物相关性因素:包括全身及局部用药和含有防腐剂的眼用制剂;

7、 其他因素:如焦虑、抑郁等精神情绪影响。

干眼与炎症的关系

关系十分密切,是干眼诱发炎症?还是炎症引起干眼?其因果关系是“剪不断理还乱”,但尚未有统一一致的看法。

(1) 有学者从临床和试验研究结果认为:干眼是一种慢性炎症性眼病,可由许多促进泪膜不稳定或高渗泪膜的内在以及外在因素引发。眼表干燥会激活眼表上皮和常驻免疫吸活性细胞的应激信号通路,触发炎症介质的产生,刺激基质金属蛋白酶的产生,炎症细胞集聚和树突细胞成熟。炎症介质与自身抗原相结合,导致适应性T细胞介导的炎症反应。而蛋白酶介导的上皮紧密连接裂解致使角膜上皮屏障破坏,结膜杯状细胞功能在炎症影响下出现功能障碍。角膜结膜上皮受炎症影响,进一步破坏了泪膜的稳定性,与炎症相互影响,进而形成恶性循环。临床上抗炎药物与干眼经典治疗环孢素的应用,可以明显改善临床眼干症状,但并不能逆转干眼病程,提示炎症在干眼发生发展过程中的重要作用,但并非主导因素。

就干眼的本质而言,炎症可以认为是续发因素,为什么?其原因是内外原因致成眼表干燥,泪膜伤害在前,继而炎症触发,甚至其自身免疫反应产生,使干眼呈慢性经过,且难以治愈。

责编:微科普

分享到:

>相关科普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