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无疾病状态
无疾病是对“未病”最直观的理解,从《黄帝内经》开始人们就注意到无疾病时“治未病”的重要意义。现阶段没有疾病并不意味着以后也没有疾病,只有通过养生保健,如顺应四时、调畅情志、起居有常、饮食有节等才能保持这种状态,此谓“治未病”。对此中医历代文献均有记载。如《素问·上古天真论》中黄帝听说上古时代的人能够健康活到一百岁,就请教岐伯其原因何在。岐伯对曰:“上古之人,其知道者,法于阴阳,和于术数,食饮有节,起居有常,不妄作劳,故能形与神俱,而尽终其天年,度百岁乃去。”意思是说,懂得养生之道才能够形体与精神都很健旺,不仅可以预防疾病,而且可以延年益寿,活到天赋的自然年龄。并进一步指出:“今时之人不然也,以酒为浆,以妄为常,醉以入房,以欲竭其精,以耗散其真,不知持满,不时御神,务快其心,逆于生乐,起居无节,故半百而衰也。”指出没有疾病的人如果不遵守养生之道,也会很快出现疾病或衰老,不能享尽天年。同时,人们已经认识到无疾病,除了躯体无疾病外,还包括精神方面也要健康。如《灵枢·百病始生》说:“喜怒不节则伤脏。”《素问·上古天真论》让人们“美其食,任其服,乐其俗”;调畅情志,淡泊名利,保持心情愉快。
对于“未病”是无疾病状态的认识,继《黄帝内经》之后的医家也多有论述。西汉《淮南子·卷十六》说:“良医者,常治无病之病,故无病;圣人常治无患之患,故无患。”晋代葛洪在《抱朴子·地真》中指出:“是以圣人消未起之患,治未病之疾,医之于无事之前,不迫于既逝之后。”唐代孙思邈《千金要方》中云:“治未病之病,内外百病皆悉不生,祸害灾害亦无由作。”这里的“无病之病”“无患之患”均属于“未病”之没有疾病状态,但已不是健康状态了。
2.有疾病的先兆或小病(疾)状态
《黄帝内经》云:“肝热病者,左颊先赤。”中医学认为,人体的脏腑是互相关联的整体,五脏与六腑之间、体表五官九窍与脏腑之间、经络与脏腑之间均有相关或络属关系,脏腑病变可以从体表、经络等表现出来,故在出现类似面赤等先兆之时就应给予治疗。《素问·阴阳应象大论》曰:“故邪风之至,疾如风雨。善治者治皮毛,其次治肌肤,其次治筋脉,其次治六腑,其次治五脏,治五脏者,半死半生也。”疾病的传变有其轻重变化过程,因此,对于病情轻浅阶段应当仔细检查,及早治疗,如此才能使之尽快恢复健康。《素问》中“消患于未兆”“济羸劣以获安”中的“未兆”和“羸劣”均可理解为有疾病的先兆或小病(疾)状态。
陆懋修在《不谢方·小引》中也提出:“古时疾、病有别,初之疾,甚为病。治未病乃已疾之后,未病之先,即当早为之药也。”指出“未病”指小疾。中国古代“疾”与“病”含义不同。《说文解字》云:“疾,析言之,则病为疾加,浑言之,疾亦病也。”指出“疾”是指不易觉察的小病,“病”则是有明显表现的、程度较重的病变。这种患疾的状态,在中医学中称“疾”“未病”“小病”。
明·袁班的《证治心传·证治总纲》中也谈道:“欲求最上之道,莫妙于治其未病。大凡疾病虽发于一朝,已实酿于多日,若于未发之先必呈于形色,遇明眼人预为治疗,可期消息于未萌也。”指出疾病的发生非一朝一夕所成,在酝酿阶段必先有形色的改变,此时高明的医生可以及时给予治疗,消灭疾病于萌芽状态,并认为此乃“未病”。
3.已病的早期状态
古代医家认识到,疾病有一个由轻到重的演变过程,及时、及早治疗,可以防止疾病加重、传变或复发。对于已病的早期阶段,未发生传变的脏腑或未受邪之地均属于“未病”状态。《难经》首先提出未发生传变的脏腑属于“未病”。《难经·七十七难》曰:“所谓治未病者,见肝之病,则知肝当传之与脾,故先实其脾气,无令得受肝之邪,故曰治未病焉。”肝已经患病临床易导致脾病,中医谓之“肝木乘脾土”。在肝病存在、脾脏处于无病状态之时,用健脾之法,即培土抑木,健脾疏肝,可以防止脾病致肝脾同病而加重病情的情况发生。西医学也证实,疾病发生后若不及时治疗,必然会引起机体其他脏腑功能发生病理性改变而造成更大的危害。故在未传变阶段,若能辨明病因,把握疾病发展的大势,采取相应的治疗措施,顺应并诱导机体正气的功能,就能防止疾病由一个部位向另一个部位传变而侵犯未病部位;对于尚未发生的病变预先采取措施,就能防止邪气传变。
继《难经》之后的医家发展了这种理论,张仲景在《伤寒论·伤寒例》第三中指出:“凡人有疾,不时即治,隐忍冀差,以成痛疾……若或差迟,病即传变,虽欲除治,必难为力。”强调“治未病”就是要在疾病的早期及时治疗,一旦拖延时日,就会使病情加重,或成癌疾,或发生传变,再治疗就十分困难了。书中还提出要“安内攘外,截断病传”。即先安未受邪之地,以截断病传。疾病的过程是邪正斗争的过程,治疗的目的就是祛邪扶正,控制疾病的发展,使之向愈,依据病势和脉证预测其发展趋势,预先采取有效措施,增强抗病能力,使体内未受邪之处不受病邪侵袭,截断疾病的传变。“未病”指体内未受邪之处,若病在浅表,深部为未受邪之处;病在太阳经,则阳明、少阳、太阴、少阴、厥阴为未受邪之处。清代名医叶天士对于既病防变、先安未受邪之地研究颇深。温病属热证,病程发展具有明显的阶段性,邪可由卫分到气分、到营分、到血分进行传变,涉及上焦心肺、中焦脾胃、下焦肝肾的病机变化。故邪在卫分,则气分、营分、血分为“未病”;邪在上焦,中焦、下焦为“未病”等。
4.疾病初愈未复发状态
疾病初愈,正气尚虚,邪气留恋,机体处于不稳定状态,机体功能还没有完全恢复。此时,若不注意调摄,不但可使病情复发,甚者可加重或危及生命。故疾病初愈未复发状态属于中医“未病”阶段,此阶段应给予适当的善后调治,避免进一步危害机体健康。《素问·至真要大论》云:“有者求之,无者求之,盛者责之,虚者责之。必先五胜,疏其血气,令其调达,而致和平。”推求邪气是否存留,仔细研究实证还是虚证,一定要先分析五气中何气所胜,然后疏通其血气,使之调达舒畅,这样才能巩固平衡,避免疾病的复发。可见,当时人们对防止疾病复发已经有了较深刻的认识。
《黄帝内经》之后,对这种状态的认识更加深入。张仲景认为病复有食复、劳复、复感之分。《伤寒论》第398条云:“以病新差,人强与谷,脾胃气尚弱,不能消谷……”393条:“大病差后,劳复者……”指出饮食不当、劳累过度会引起疾病复发。《伤寒论》于六经病篇之后,设有“辨阴阳易差后劳复病脉证并治”,指出伤寒热病新愈,正气未复,脏腑余邪未了,气血阴阳未平,若起居劳作,或饮食不节,就会发生劳复、食复之变,从而告诫人们应该忌房事、慎起居、节饮食、勿作劳,做好疾病后期的善后治疗与调理,这样方能巩固疗效,防止疾病复作,以收全功。
责编:微科普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