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豆生南国”的“红豆”到底是什么植物?
方洁,徐金标,吕群丹,程科军*
(丽水市农业科学研究院,浙江 丽水 323000)
提到红豆,就让人想到唐代诗人王维的五言绝句“红豆生南国,春来发几枝。愿君多采撷,此物最相思”。诗中借红豆来寄托相思之情,表达了对友人的无限眷怀。现在,被称为“相思豆”的红豆也早已成为情侣以及亲友间相互思念的一种信物。相传古时有位男子出征,其妻朝夕倚于高山上的大树下祈望。因思念边塞的爱人,常在树下哭泣。泪水流干后,流出来的是粒粒鲜红的血滴。血滴化为红豆并生根发芽,长成大树,结满了一树红豆,人们称之为相思豆。日复一日,春去秋来,大树的果实伴着姑娘心中的思念,慢慢地变成了地球上最美的红色新型种子-相思豆。那王维诗中提到的“红豆”到底是什么植物呢?民间说法不一,主要包括相思子、赤豆、红豆杉、海红豆和红豆树。
相思子(Abrus precatorius),又名鸡母珠,为豆科蝶形花亚科相思子属的植物。攀援灌木,枝细弱,产于中国台湾、广东、广西、云南山地疏林中。含有相思子碱、胆碱、胆甾醇等物质,具有清热解毒,祛痰和杀虫的功能,主治腮腺炎,风湿骨痛。相思豆的叶、根和种子均有毒,其中毒症状表现为食欲不振,恶心,呕吐和腹痛等,严重者可能会呈现呼吸性窒息而死亡。相思子的种子为椭圆形,平滑具光泽,上部约 2/3 为鲜红色,下部 1/3 为黑色。这表明相思子为灌木,而不是树木,这与传说中的大树不符。从唐代诗句“江头学种相思子,树成寄与望乡人”中也可看出红豆为树木。从美观上看,全红色似乎比半红半黑色更美。因此,尽管其名为相思子,却并非我们所指的相思红豆。
赤豆(Phaseolus angularis (Willd.) W. F. Wight.),俗称红豆、小豆,为豆科 豇豆属植物,一年生、直立或缠绕草本。原产于亚洲,我国南北均有栽培。种子 通常暗红色或其他颜色,长圆形,两头截平或近浑圆,种脐不凹陷。因富含淀粉、 蛋白质、糖类和氨基酸等营养物质,常被作为粮食和副食品。红色赤豆入药可治 水肿脚气、泻痢、痈肿,并为缓和的清热解毒药及利尿药,被收录于 2015 版药 食同源药材中。赤豆与“红豆”不仅有草本、木本的区别,其功能也完全不同, 怎能混为一谈?
红豆杉(Taxus chinensis (Pilger) Rehd),又名紫杉,为红豆杉科红豆杉属的 植物,常绿乔木,耐阴树种。中国特有树种,在中国南北各地均适宜种植,具喜 阴、耐寒、抗寒的特点。红豆杉的根、茎和叶都可以入药,含有紫杉醇、紫杉碱、 双萜类化合物等物质,可以治疗尿不畅、消除肿痛,也具有抗癌功能,并对抑制糖尿病和治疗心脏病也有一定的作用。红豆杉的种子被鲜红色杯状肉质假种皮所 包围,上部开口,卵圆形种子露出,种子基部有圆形种脐。虽为木本植物,但其 种子与我们常见的“红豆”性状不相符,因此也并非所说的相思红豆。
海红豆(Adenanthera pavonina),又名孔雀豆、红豆和相思豆,为豆科海红 豆属植物,落叶小乔木。在我国分布于福建、台湾、广东、贵州、云南等地,多 生于山沟、溪边、林中或栽培于庭园。含有甾豆醇、蛋白酶抑制剂、查尔酮等多 种物质,其根有催吐、泻下作用,叶具有收敛作用,可用于止泻。疏风清热,燥 湿止痒,润肤养颜。海红豆之名源于唐时著作《海药本草》。其种子近圆形至椭 圆形,鲜红色,有光泽。从种子全红美丽且是树木来看,王维笔下的红豆极有可 能是该种植物。
红豆树(Ormosia hosiei Hemsl. et Wils.),又名何氏红豆、江阴红豆,为豆科红豆属植物,常绿或落叶乔木。分布于江苏、安徽、浙江、江西等地,为长江以 南较广分布。红豆树味苦,有小毒,含有 N-甲基金雀花碱、红豆树宁碱和黄花 木碱等生物碱,具有理气和痛经的功能,主治疝气,腹痛,血滞,闭经。其种子 近圆形或椭圆形,鲜红色,光亮美观,也极可能是红豆。而且红豆树在民间栽种 有较长的历史,例如江苏江阴县的红豆村里有一棵红豆树,相传是 1400 多年前, 梁武帝长子肖统种植的。此树现高 10 米,仍健茂,种子鲜红美丽,民间将此传 为历史上的红豆,并已成为古文物。另外常熟市红豆山庄有一棵红豆树,高 14 米,为明代遗物。可见红豆树在江南流传种植较为普遍。同时相比较海红豆局限 于热带地方,红豆树分布较广,更为人所知,为人所得。而唐朝也更有可能将此 树种子作为红豆看。
综上所述,红豆的种类虽然很多,但真正能代表相思、寄托相思之情的相思 豆,最有可能是海红豆和红豆树。不过,相思红豆也并不是只生于南国,而是遍 布于我国中部和南部的绝大部分地区。
责编:科普知识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