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美索不达米亚、埃及和中国一样,印度的文明社会也是从青铜时代开始,在江河流 域发展起来的。不过,迄今为止,关于公元前 3000 年左右出现在印度河流域的文明,人们 知道的还是不多的。人们只知道那时居住在印度河流域的民族,已有了一种象形文字和十进 位计数法。这个民族跟苏美尔人(Sumerians)一样,也用快速旋转的陶轮制造器皿,并在 铜中加锡生产青铜,但是他们用棉纱织布,而不象西方那样用麻和羊毛,或者象东方用丝来 纺织。可是约在公元前 2000 年,这种印度河文明就消失了。
远古印度河文明的灭亡,很可能是由于雅利安人的入侵所致。雅利安人从北方进入印 度,征服了达罗毗荼人(Dravidians),并建立了他们自己的种姓制社会。婆罗门是他们的 学者也是他们的祭司。当时印度通用的语言是普拉克利特(Prakrit, 意译为俗语),梵语 或梵文(Sanskrit, 意译为雅语)的起源则远在普拉克利特流行之后。祭司们用梵语口头 传授婆罗门教的礼仪和学术。在基督纪元开始前不久,印度采用了一种拼音字母,印度最早 的书籍就是用这种拼音文字写成的。《吠陀》是印度最早的古籍,里面讲到日、月以及一些 星座,但没有认识到有什么行星。《吠陀》中还论及毕达哥拉斯定理的一些具体应用(如祭 坛的建筑),以及关于金、银、铅、铁(可能还有锡)等金属的知识。
佛教兴起于公元前六世纪。约于公元前 260 年阿育王皈依了这种新的宗教。阿育王是 印度孔雀王朝第三代皇帝,这个王朝是在公元前 327 年至公元前 323 年间亚历山大帝侵入印 度造成的混乱局面下兴起的。据石刻的记载,阿育王在印度开设了类似现代医院的第一座病 舍和培育药用植物的药圃,并任命佛教僧人去管理这些机构。这些石刻还表明当时已有了近 似后来的印度-阿拉伯记数方法。较晚的一些石刻记载则表明了计数法的进一步发展,不但 有了数目字的位置制而且还出现了零的符号。公元 595 年的一片金属板上记载了 346 这一年 数,并用十进位法把这个数目字写了出来;而零的符号则肯定出现在公元 876 年瓜廖尔地方 的一块纪念碑上,在那块碑上 270 这个数目的写法同现在的写法一式一样。在印度以外,首次提到印度数目字的是叙利亚的塞维鲁斯·塞博赫特(Severus Sebokht);他是管理幼发 拉 底河畔肯尼锡内地方的基督教修道院的主教。公元 662 年,他比较希腊人和叙利亚人的知识 时,写道:“我对印度人的科学,他们极有价值的计数法,以及高明到无法形容的计算方法, 全都不预备详谈。我只想指出,他们是用九个数目来进行这种计算的。”
除了一些钱币、石刻文字记载和刻在金属片上表明所有权的地券而外,印度可靠的文 字记载在穆斯林侵入印度以前(即在公元 644 年前)是不多的。古代印度人对古希腊的科学 , 或许多少有所知晓,或许还知道一点巴比伦的科学,但由于文献无征,所以人们无法知道这 种知识是怎样并在何时传到印度的。很可能这种知识传到印度是公元前 150 年至公元前 140 年间的事,因为古代印度天文学家们知道希帕克而不知道托勒密,而且这种知识是通过印度 跟西方交往的中心城市乌贾因和罗马帝国之间的那条贸易航线来的。阿育王未即位时,他的 父王定都于巴特那城,而派他为乌贾因总督,所以乌贾因和巴特那成了孔雀王朝以后的其他 一些印度王朝的都城。这两个地方,加上迈索尔,都是古印度的科学中心。我们确切知道的 古印度科学家是两个都名为阿耶波多(Aryabhatas,约公元 475-550)并都在巴特那工作 的人,此外还有在乌贾因天文台工作过的伐罗诃密希罗(Varahamihira,约公元 505),以 及也是在乌贾因工作过的婆罗门笈多(Brahmagupta,约公元 628)。较晚出的科学家是迈索尔的摩诃吠罗(Mahavira,约公元 850)和来自印度南部但也在乌贾因工作过的跋斯迦罗(Bhaskara,公元 1114-1185)。
伐罗诃密希罗是第一个杰出的描述了印度天文学的人。他讲到前人所著的五部《悉昙多 》[Siddhantas,意译为“究竟理”亦即“知识体系”],其中的四部都是以古希腊天文学为基础,另一部则以远古《吠陀》典籍中的占星术为基础。这四部《悉昙多》中,有一部就叫《罗马伽悉昙多》,表明它来自西方的罗马;同时,伐罗诃密希罗也常提到印度的天文学是从夜伐那人,意即西方人那里传来的。伐罗诃密希罗以及其他一些古印度天文学家,设想地为球状,而太阳、月亮以及行星,它们和地球的距离是跟它们运行的周期成比例的。这种看法显然是建立在所有天体都以同样的均速沿圆周绕地球运转这一假设上。多数的古印度天文学家认为太阳系的每个天体都受一股“风”的影响而有其各自的运动,此外还有一股更大的旋涡风带动一切天体每二十四小时环绕地球一周。上述两个都名为阿耶波多的人,或者其中之一,取消了这种更大的旋涡风,而设想地球是靠一股在地面上约一百英里的风在吹它,所以它才在自己轴上作周日运转,但他的这一见解并未为当时一般天文学家所接受。为了解释行星的复杂运动,古印度人也采用了古希腊人的本轮说,并提出了一些卵形本轮俾能更准确地计算行星运动。在解释月亮的运动时,古印度天文学家采用了一些显然是受到了巴比伦影响的计算方法。
古印度人的数学比他们的天文学较为杰出。这种数学继承了巴比伦的代数传统,而不是希腊的几何传统。两个阿耶波多都研究过算术级数的求和法,并企图求得二次方程和线性不定方程式的解。他们还提出使用角的正弦,而不用古希腊人的“弦”(chords),从而创立了三角学的研究。婆罗门笈多把明显的代数方法用于天文学计算问题上。他提供了解一次方程的一般方法和从二次方程求得一个根的方法,还求得有两个平行边的任意四边形的面积的一般公式。
摩诃吠罗讨论了加减乘除四则运算,以及零的符号的用法。他认为以零除任何数结果是零。但后来跋斯迦罗第一次指出,以零除任何数结果是无限大。摩诃迦罗提出了两个问题 ,这在中国的《九章算术》中也出现过。两个问题中之一还出现在六世纪以来印度所有数学书籍里。佛教是当时中印文化交流的关键;从公元二世纪起,印度僧人就去中国,而从公元四世纪起,一些中国人也到过印度。写成于公元 610 年的《隋书·经籍志》中就列举了一些印度数学、天文学和医学著作的中译本[现都已失传]的名称。
古印度的医药学和化学成就不象数学和天文学那样大。年代最早的印度医学著作是英国人鲍威尔(Bower)中尉于 1890 年在印度发现的一些手抄卷子,其年代约在公元前四世纪 。这些卷子举出了一些药物的名称及其用法,后来在二世纪的医道大成《闍罗迦》(Charaka)和五世纪的论外科学著作《苏色卢多》(Susruta)中,也常提到这些。这些后期的印度医学著作可能也受到古希腊医药学的影响。如《闍罗迦》就谈到显然是从亚里士多德那里来的三段论法。《闍罗迦》中还区分人身上的三种活力。第一种是由脐下气所产生的作用;第二种是由控制脐和心之间的部位的胆汁作用所致;第三种是心部以上的粘液所产生的作用。这三种活力是人身上七种基本素质的来源。七种基本素质是乳糜、血液、肌肉、脂肪、骨骼、骨髓、精液。七种素质数量调和,则人体健康;否则就有病患。
《苏色卢多》的外科学著作比《闍罗迦》高明。书中描述了约一百二十一种外科用具,以及近代以前几乎所有的常用手术方法。它注意到蚊虫和疟疾的关系,并谈到糖尿病人的小便是甜的。此外还论及金、银、铜、铁、锡,以及有别于柔性碱的苛性碱。一部后期的医学著作,七世纪的《伐格跋多》(Vagbhata)一书中,第一次提到了水银。根据到过印度的中国僧侣的记载,炼金术和炼丹术看来是从七世纪起才在印度出现的。
印度炼金术和炼丹术的兴起好象和婆罗门教在印度的复兴有关系,因为印度炼金术和炼丹术的主要著作都是一些秘密经咒。它们的根据是《吠陀》经典,目的在于反对佛教,传播婆罗门教。一般认为印度的炼师们已知道有烈性的矿务酸,因为相传是八世纪时所著的一本炼金术书中,就提到有一种能“腐蚀”金属的液体;此外还有一本年代定为十二世纪的秘密经咒的书,其中就谈到如何从绿矾中配制这样的液体。此外,约在公元 780 年中国唐代诗人段成式在其所著的《酉阳杂俎》中也说到:“婆罗门国有药名‘畔茶佉’水,出大山中石臼内,……能消草、木、金、铁;人手入,则消烂。”[《酉阳杂俎》前集,卷七]
古印度的炼金术和中国的一样,虽则也把炼金术包括在内,但看来首先是企图制成长生药。同别的地方的人一样,印度人也认为炼制金子和长生药,配方中的主要成分是水银河硫黄。只不过印度人把水银看作阳性的,把硫黄看作阴性的;而中国人则把水银看作阴性的 ,把硫黄看作阳性的。除了水银和硫黄而外,当时印度人还有一种五元素之说,即土、水、气 、火,加上以太或空间本身。这种说法可能是从古希腊人那里传来的。当时印度流行的原子论也可能是如此 ,这种哲学当时在婆罗门教徒和耆那教徒①中颇受欢迎。古印度对现代科学的最大贡献是我们现在用的计数法,以及一般代数演算方法。他们的其他科学都是从别的国家和民族取来的,并且一贯受到吠陀宗教迷信传统的不良影响,便是他们的数学也是优劣互见。波斯人阿尔白鲁尼(Albiruni, 公元 973-1048)于公元 1017年至公元 1030 年间居住在阿富汗的加兹尼②时,学习了梵文文献并写成一部关于古印度历史和科学的著作。在谈到当时印度的天文学和数学时,阿尔白鲁尼说:“我只能把印度的天文学和数学著作……比作既有珠贝又有酸枣,既有宝玉又有卵石的混合物。这两者在印度人眼中是相同的,因为他们自己不能提高到严格的科学演绎法的水平。”
责编:微科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