塑料的利与弊

  一.塑料是比利时化学家利奥▪贝克兰于1909年合成发明,贝克兰将其命名为“Baekeland”,因具有耐热绝缘性等特点,逐渐被应用。随着研究深入,工艺改进,聚氯乙烯、聚乙烯、聚酯等相继被发明制造,且各有特色。塑料工业的快速发展,新型塑料材料不断涌现,竞放异彩。这些塑料材料在工业、农业、军事、医药卫生、食品等领域得到了广泛应用。塑料的发明和发展不仅改变了工业生产方式,也极大地影响了人们生活的衣、食、住、行等诸多层面。我们每天都可以接触到塑料制品,似乎已成为生活的一部分。然而随之而来的是塑料垃圾对环境的污染,因为塑料不能很好降解分化,可长期存留于自然界,而微塑料的污染更是对人类健康带来了挑战。所以有人言道:“塑料是20世纪最糟糕的伟大发明”。似也有一定道理,这也是利与弊的最好例证。

  二.利

  1.塑料应用十分广泛,可以说人们离不开塑料,塑料在多个领域都显示出其优越性:轻便耐用,成本低廉,功能多样,保鲜性好等。在某种程度上作为工业材料,可与金属、木材、玻璃等相媲美。

  2.成本低廉,生产成本相对较低,制作过程比较简单,使得它成为许多产品的首选材料。

  3.多功能、多用途,具有很好的适应性,制作时可根据不同需要制成各种形状和大小尺寸,其它工业材料似乎无能出其左右。

  4.保鲜性能好,如今在食品领域用途广泛,对于食品安全卫生发挥着重要作用,延长了食品保质期。

  5.塑料生产材料来源于石油与天然气,易于取得且生产成本较为低廉。

  三.弊

  1.塑料难以降解,环境污染问题相当突出,其废弃物容易污染土壤、水源和海洋,对生态系统造成长期危害,甚至以百年计,真不可以小觑。

  2.资源浪费,一次性塑料广泛使用,方便了生活,但积累大量废弃物且处理难度大。塑料生产消耗大量石油和天然气,造成资源浪费。

  3.健康风险,一些塑料在使用过程中可释放出有害化学物质,对人体健康造成威胁。

  4.微塑料危害甚大。所谓微塑料是指直径小于5毫米的塑料颗粒、纤维或碎片;而纳米塑料是指直径在一微米(0.001毫米)它可以穿透人体细胞。研究显示人体多个器官已发现微塑料颗粒,如大脑、胎盘、心脏、血液、肺组织等,这绝非危言耸听,如长期积累超过一定数量,就可能造成器官和细胞损伤。问题还在于微塑料来源广泛,让人防不胜防,有研究报告:一个人仅通过饮水,每周就能摄入微塑料颗粒将近1800个;而家用洗衣机每洗一件衣服就会洗掉1900多根纤维塑料而被排入下水道,有可能进入环境水循环中。还有研究调查资料显示:在美国三个畅销品牌瓶装水的一升水含有11万-37万颗微塑料颗粒,其中10%是微塑料,而90%是更小的纳米塑料,好在饮用后消化道还能排出大部分。由于微塑料在海洋环境中可以广泛存在并对海洋生物产生各种确定的和不确定的危害,进而危及到人类健康,愈来愈受到关注。有人把微塑料的污染广泛存在比作“达摩克利斯剑高悬头上”也许并不过分。

  四.展望

  塑料的发明及广泛应用,赋予人们生活的种种便利同时,也带来了污染和危害,且处理难度较大,影响时间也长。犹如古语所云:“福兮祸所伏,祸兮福所倚”,尤其是微塑料的危害尚未引起人们的足够重视,但也不能因噎废食。科学在发展,工艺在进步,扬长避短,对塑料污染物的处理,不断取得进展,采用化学解聚分解塑料为单体,提高材料的回收,或利用热解技术分解塑料废物,生成类似于柴油或汽油的热解燃料,可大量处理废旧塑料,增加回收。更有先进的机械回收系统利用人工智能和质量分级分解技术,使塑料废物处理更上一层楼。总之“道高一尺,魔高一丈”,在科学发展道路上“战斗从未有穷期”,对塑料兴利除弊,永远在路上。

责编:微科普

分享到:

>相关科普知识